云上咸安报道 “我愿以微薄力量推动咸宁语文教育水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老师陈娜的梦想。从事教育15年来,她用自己微弱的力量为家乡教育燃烧自己的光和热,让更多的优秀学子走向名校。作为一名班主任,她爱生如子,关心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习。
慈母之心,关爱学生
2020年,在所带班级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后,陈娜主动申请到咸宁高中初中部担任一名班主任。在当班主任的一年时间里,她每一天都几乎与班上学生同进同出,早上7点10分前就来到班上,晚上8点30分放学才回家。
班上一位从赤壁转来的学生佳佳(以下为化名),陈娜了解到,佳佳家庭特殊,爷爷中风,奶奶腿脚不便需要人长期照顾,妈妈患糖尿病双眼视力受损,父亲长期在外地打工,艰难地养活一家人。佳佳寄养在学校的亲戚家中上学,由于平时与家人没有联系,又加上刚入校,课程衔接不上,进班后,原本学习较好的他直接排到了班级倒数第三。得知这一情况后,陈娜心里很着急,主动为他争取贫困家庭补助,解决他的学习和生活费用难题,经常自掏腰包,为他买一些缺的学习资料和生活用品。课下还四处寻找房源,在学校附近找到一处便宜的出租房,解决了他家人同时照顾老人与孩子的问题。闲暇之余,还为佳佳补习一些他没有衔接上的课程。在班上,陈娜也多次鼓励班干部和一些性格活泼的孩子带佳佳熟悉学校环境,聊天解闷。很快,佳佳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
她就是这样一位老师,用慈母心关爱着班上的每一位孩子。她会在元宵节端来热腾腾的汤圆、在端午节送来煮好的粽子……她清楚记得班上每一个孩子的生日,每个月都会选择一个单亲家庭或性格内向、情绪低落的孩子举办生日宴;她将自己的午餐补助送给班上的困难学生,只为改善他们的伙食……
坚持创新,锐意改革
“陈老师的教学方法我很喜欢,她会做很多课外延伸,让语文变得生动有趣。”初二学生徐子依说。陈娜介绍,“如今是电脑阅卷时代,书写工整显得尤为重要。高考试卷上的内容很多来自名篇,高中学业繁重,课外阅读到了高中再读,其实就来不及了。”
因此,她向学校强烈建议初中部将练字常态化,同时加大除课本知识以外的阅读著作力度。
她看到班上学生有某科薄弱,就让他们针对自己的弱科和知识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增加他们的自习时间,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她还将高中部的管理模式引入初中部,加强初中部内部老师的竞争力,同时带领初中部走出去,通过精准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为高中输送高质量人才。
她还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多开展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求学生不能死读书,周末必须学习一门特长,并且定期汇演汇报。
“陈老师在教研上有股子闯劲,总是会研究更好更高效的学习方法。”高三语文组老师金晶说。
由于陈娜的坚持,练字和学科活动政策已在初中部各个级部得到推行。“一场教育,如果我们只是把月亮变成月亮,把星星变成星星,它是无效的,我们的教育要努力把星星变成月亮,把月亮变成太阳。”
在教学十五年的生涯中,陈娜带过四届高中毕业生,担任过初中部班主任。她所带的高考班级,每一届成绩在同类班级中都名列前茅,多人被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名校录取。班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作文竞赛,“春之韵”诗赛中多位同学获奖,2021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班上38名同学,共有10名同学获得各种奖项;班级多位学生的作文在《帅作文》《作文通讯》和“叶圣陶杯”等报刊发表。2020年还被咸安区政府授予“高考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
她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让人感动,是什么让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记者在采访陈娜时,她这样说道:“教师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的职业,社会、家长、学生都无比地信任你,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的不仅是一个学生的一生,也是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你就得义无反顾地选择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你全部的光和热去成为学生们的灯塔。”
(融媒体记者:王媛媛 编辑:董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