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湖北把创新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天的《党代会报告解读》,一起来看湖北如何建设“三高地、两基地”,让创新成为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湖北提出“推动‘三高地、两基地’建设”,着力解决一批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发展中的重大“卡脖子”问题,加快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产业和产业集群。
第一个高地,是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湖北将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打造襄阳、宜昌等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围绕智能网联、光电、芯片、北斗以及氢能、储能等未来领域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关键技术产业化。打通“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集聚”转化链条。重点建设五大国家产业基地,培育壮大高科技产业集群。同时,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营造出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良好创新生态。
第二个高地,是制造强国高地。当前,世界汽车产业正在向中国集聚、国家汽车产能正在向中西部转移,抓住这个机遇,湖北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重点,持续做强湖北汽车产业优势,打造“汉孝随襄十”为重点的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建设全国汽车产能基地及全国性汽车服务平台。跨界出新,湖北还将推动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让越来越多的“小巨人”、单项冠军、产业链领航企业焕发“荆”彩。
第三个高地,是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湖北将建好用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国家超算武汉中心,构建数字化平台体系。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北斗等数字经济前沿领域,建立以头部企业为引擎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数字产业化引领区和产业数字化先导区。加快武汉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出良好数字生态。
“三高地”聚焦创新,“两基地”引领产业现代化。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湖北提出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武汉·中国种都”,确保重要农产品“米袋子”“菜篮子”供给安全、价格稳定。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强化现代农业要素保障和平台支持,持续做大做强“荆楚粮油”等湖北农产品品牌。
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湖北将建设全国现代服务业基地。一方面,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另一方面,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建设武汉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中心,打造沿长江、汉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打造“三高地”、建设“两基地”,荆楚上下同心同向、携手发展,湖北的明天更“荆”彩!
(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 编辑:余俊逸)